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宠物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跟知识要学习,养宠物可以转变人的心情,心里总是有一个值得我们惦记的小东西,作为铲屎官的你应该学习哪些宠物知识呢?那么下面是宠物网精选的《【海地[海地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Haïti;克里奥尔语:Repiblik Ayiti),简称海地,是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岛国。]弹簧蜥】海地弹簧蜥生活习性》内容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地弹簧蜥】海地弹簧蜥生活习性海地弹簧蜥,又叫做海地卷尾蜥,一种分布在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和中美洲[中美洲(Central America )是指墨西哥以南、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也是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狭长陆地。]的弹簧蜥属,属包括了28个不同品种,分布于中美洲和拉丁美洲;国内市面上出现过的有两个品种,即海地纹面[“纹面”在苏丹被视为美的象征。]弹簧蜥和巴哈马[巴哈马,正式名称巴哈马国(英文: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是一个位于大西洋西岸的联邦制岛国。]弹簧蜥。它们[基本信息 作 者:韩寒(主编)、赵闯(绘图)、杨杨(撰文) 出 版 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1 页 数:364 字 数:54000 ISBN:978753-tamen ]有很强的领地性,成年雄性不可群养。性格极其活跃,非常喜欢快速的爬行和跳跃,兴奋时会上下点头并伴有其招牌动作:像弹簧伸缩一样卷曲尾巴。所以才有人叫它们海地卷尾蜥。
一、海地弹簧蜥的外形态特征
海地弹簧蜥全长15—27公分,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条纹,四肢呈绿色。背部以红色为底色,并布有许多白色斑点,至于雌蜥的体色则以褐色为主。躯体和尾部同样有非常明显鳞骨的鳞片,为带状排列。其中位于躯体的鳞片数量,有15-枚。雄性身上大概有26-32个股孔。体形较小,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舌发达,扁平而富肌肉。
二、海地弹簧蜥的种群现状
海地弹簧蜥分布于海地以及周边群岛,如西印度群岛,而巴哈马弹簧蜥分布于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拉丁美洲),古巴以及美国佛罗里达(美国为引入,非原生种)。由于弹簧蜥顽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弹簧蜥数量在美国南部迅速增长;过大的种群导致了对食物的巨大需求,从而严重威胁到美国本土小型蜥蜴的生存。
三、海地弹簧蜥的饲养方式
【布置】
弹簧蜥是干燥地区的蜥蜴,环境要求低湿度。不过真的饲养起来也不用太过苛刻,只要不是太过不注意使得环境比较潮湿的话,一般问题不大。建议使用爬虫沙,干燥的椰砖也可以。注意垫材要厚,而且容易钻入,因为弹簧夜晚需要在垫材里睡觉。环境布置需要立体化,有攀爬也要有躲避。弹簧蜥白天喜欢在缸内来回奔跑跳跃,所以立体环境很重要。
【喂食】
海地弹簧蜥属于杂食性动物,但主要食昆虫。家庭饲养的海地弹簧蜥一般喂食小型蟋蟀,面包虫或小个体的大麦虫等。由于此品种相当不挑食,所以理论上只要是无毒的昆虫都可以喂食。有时弹簧蜥在饿急了的情况下甚至捕食一个和它体型几乎一样大的雄性杜比亚蟑螂,并且成功的肢解后吞食,可见其强大的捕食能力。蔬菜水果少量进食,部分个体不吃,饲育时玩家可以尝试性喂食。
【日常】
海地弹簧蜥喜欢日光浴[日光浴指按照一定的方法使日光照射在人体上,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的锻炼方法,让肌肤暴露在阳光的紫外线下让皮肤的黑色素产生而变黑,又称为美黑。],但是频繁的日光浴会导致笼内的温度过高,不仅不利于弹簧蜥的身心健康反之对它还有害。偶尔的日光浴就可以了,对海地弹簧蜥而言,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与食物、饮水一样,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饲养的纹面弹簧蜥使用太阳灯[一种可携带的手持轻电池灯具。]照明,从早到晚,每日照射12小时左右,即能达到充分的效果。紫外线灯的强度比太阳灯强许多,过强的紫外线对动物有伤害,同时也有晒伤,眼睛失明的危险,每日照射10-20分钟即可。弹簧蜥可在鱼缸中饲养,缸底铺白色海沙,天气热时可放置一水盆,供其饮用与洗澡降温;在温度为10-20度时,应在缸中放一块布,让其爬在上面夜间睡觉时为它在盖一块布,为其保暖,所用的布应选择纯棉质地的。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之家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海地弹簧蜥】海地弹簧蜥生活习性”